法律顾问少,忙不过来......头疼吗?有药。
为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提出的新要求,近年来,各地结合实际进行深入实践探索,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建设,以进一步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。
村(社区)法律顾问作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为群众提供公益法律咨询,开展法治宣传,出具法律意见,参与矛盾纠纷化解,以解决偏远地区、基层“无人服务”的问题,打通法律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那么,法律顾问人力资源充足吗?
据司法部2018年初公布的数字:
中国执业律师总数是36.5万人。
但是,别忘了,
中国总人口近14亿!
平均每万人中仅2.5人是律师。
美国的这个数字是37人。
且中国律师大部分集中在一二线城市,
越基层、越偏远,律师资源越稀少。
对此,
司法部发文对这个问题提出几点意见:
2018年7月司法部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(居)法律顾问工作的意见》中指出:要做好资源统筹配置。
律师资源相对充足地区优先安排律师法律顾问,确保一名律师服务一个村(居);
律师资源相对不足地区,可以由一名律师或者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多个村(居)法律顾问,但原则上不超过5个;
法律服务资源严重不足地区,要加大资源调配力度,组织本地区大中城市律师对口支援,同时可以由县(市、区)司法局、基层援助中心工作人员、公证员等担任村(居)法律顾问,还可以发挥退休法官、检察官和驻村工作队等作用,共同开展工作。
截至2019年2月,全国共有65万村(居)配备了法律顾问。
2019年2月21日,司法部部长傅政华在广东调研时强调:加快建成覆盖全业务、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,让群众随时随地随身获得法律服务。
请注意三个闪光的词汇:
随时 随地 随身
为什么要提这三个词?
嗯,这个问题咱们可以先放一旁。
先说说
你是否经历过以下问题和情景?
问题一
空间限制,服务半径大
线下法律服务难以覆盖
部分法律服务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
模拟场景
老吴:村长,我最近闹心啊!
村长:咋地啦?
老吴:我老伴刚走没几天,我儿子儿媳,还有闺女女婿都来闹,要分家产,你说咋整?
村长:哎呀,这我也不懂啊,帮不上你。我看要不你跑一趟县城吧,听说那儿有法律服务站,你咨询咨询?
老吴:呃......
问题二
时间限制,服务不能实时提供
群众的服务体验不好
模拟场景
周五晚上8:00
小李走在路上,想起今天被未婚妻家里退婚,很心烦,便想到前面不远的公共法律服务站上问问能不能把彩礼要回来。
转念一想,不行啊,已经晚上8点了,人家下班了。
唉,算了。周一再说吧!
尴不尴尬?
头不头疼?
解决方案
掌上法律咨询 触手可及的服务
2018年9月18日司法部印发《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》提到:加强移动端功能建设,拓展移动端服务新形式,强化APP场景应用,开通语音咨询、视频通话、身份认证等功能,实现法律咨询、法律事务办理“掌上办”、“指尖办”。......有条件的地方在县(市、区)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乡镇(街道)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配置网络平台终端设备,优化智能终端音频视频咨询、网上传输材料等功能。
移动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
掌上社交、掌上购物、掌上银行......
“掌上法律咨询”非但不是天方夜谭,
而且,它已经实现了!
例如 :
一款线上法律咨询机器人
因为有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加持,
还有海量法律法规及案例资源,
仅需一部手机,动动手指,
就能轻松解决很多日常法律问题。
TA是如何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?
请看大屏幕。
主界面上汇集了这么多模块,
涵盖群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
法律咨询和司法行政业务类别。
↓↓↓
需要问哪类直接点击,
瞬间开启机器人法律咨询模式。
↓↓↓
与线下法律顾问相比,
在线法律机器人最大的优势在于:
1.快速:输入问题,一秒回复答案
2.实时:7*24小时无休,随问随答
对于基层百姓,
TA是“不下班”的智能法律顾问,
不跑腿、不预约、不排队
省时省力就解决了法律疑问。
TA是智能助理,
它分担了大部分反复高频咨询,
解决方案可标准化的法律咨询工作。
减轻法律顾问的工作压力。
对于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机构,
在线法律咨询机器人的出现,
不仅解决了法律顾问资源少,难分配,
还实现辖区内
“线上线下 互联互通” “法律咨询掌上办”“让群众随时随地随身获得法律服务”!
赶快接通在线法律咨询机器人吧!
立马头就不疼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