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集团新闻

人工智能不断加持,小律•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强大到什么程度?

人工智能&公共法律服务


当阿尔法狗击败了人类的顶尖棋手,当谷歌可以从成千上万张图片中找到猫猫狗狗,网友惊呼:“人工智能竟然这么牛掰!”

image.png


2018年9月,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召开“人工智能与法治”高端分论坛。与会者认为,没有足够多的专业人员去处理不断积攒的案件,去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法律诉求,是当前司法领域面临的痛点之一。而随着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进步,人工智能有望解决这一痛点。

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,为司法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,推进“人工智能+法律服务”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助力。


2018年7月,司法部在全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:“加快‘数字法治、智慧司法’建设,推动全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跨越式融合式发展,为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强有力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保障。”

image.png

2018年9月,司法部在《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》中提出:“利用信息化手段汇聚实体、热线、网络平台的法律服务需求、法律知识资源和智力成果,整合法律服务领域相关政策法规、办事指南、常见法律问题等信息,构建“人工智能+法律服务”的新型法律服务供给方式。”


2019年2月,司法部在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会议上提出:“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,加快整合法律服务资源,加快建成覆盖全业务、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,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。”

 

人工智能机器人正逐渐引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未来,然而在关键技术上的缺陷却使“人工智能+法律服务”机遇与挑战同在。

 

首先,语音识别技术被限制。目前所能达到的语音识别率在97%左右,虽然这一概率已经很高了,但对于服务型机器人而言,剩余3%的误差所带来的问题很可能是致命的。

image.png

其次,视觉系统存在技术缺陷。在复杂的应用场景下,机器人的手臂部分形同虚设,因其视觉系统存在技术缺陷无法对物体进行识别,也就无法作出相应的动作。

除了说话听不懂、动作不会做,还存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个性化功能难以满足用户需求等不足。

image.png

试想在与用户交流时,你问A,它答B;你向东,它指西。如果将这些“问题”机器人应用到公共法律服务中,那场面会多凌乱。


小律·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

 

与其他“问题”人工智能机器人不同,小律家族的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则是一个这样的存在:

个个有颜值

互动巨有趣

大脑超智慧

 

总结起来一句话:人工智能超强大脑,法律服务做到最好。

 

颜值在哪里?

 

先上图,有图有真相:

image.png


互动巨有趣

 

小律·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可准确快速识别多种语言,理解其含义和意图,并通过自然语言与用户对话。用户使用后,会有这样的体验:这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,而是一个有思想、有逻辑、不断学习的智慧生命。

 

此外,小律还具备自主避障行走的功能,在激光雷达、深度摄像、视觉传感等设备的引导下自主创建室内环境地图,自主导航和避障。至于撞到人什么的,理论上是不可能的~

 

 

大脑超智慧

 

小律的大脑里到底有啥?简单地说就是“3+X”。

image.png

”3“是指:法律援助、人民调解、法律咨询等基本功能;”X“为拓展功能:根据各地需要和条件引入律师律所、公证、司法鉴定、人民调解、司法考试、基层法服、强制戒毒、社区矫正、法制仲裁、监狱执法等。

 

 

离婚了,支付多少抚养费?

打一场官司,要交多少诉讼费?

发生工伤事故,可以得到多少赔偿?

不会写法律文书怎么办?

怎么争取减刑、缓刑?

......

 

这些常见的法律问题都可以通过小律·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得到答案。

 

小律·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是群众知法、守法、学法、用法的好帮手,是各级普法单位普及法律知识、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助力。